深远顾问机构高层眼中的渠道霸权

日期:2005-10-21 标签:深远顾问机构高层眼中的渠道霸权 来源:深远

“和谐商道:中国制造的呼吁”系列报道之二
  “现在只能看谁能撑得下去。”王东(化名)面对家电大卖场“苛捐杂税”显得很无奈。
  作为一家燃气具公司的国内营销负责人,王东每天要带领自己的同事周旋在和大卖场的较量中。他给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列了一张费用清单,清单显示,该企业的大卖场渠道成本竟高达30%~50%以上。
  首先,大卖场在与厂家进行产品结账时,会从销售额中扣去20%~22%;
  其次,元旦、春节、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、中秋等七个节庆,每个节企业要交纳赞助费5000~10000元,以一个品牌在大卖场单店一年销售额100万元计算,这将是企业3.5%~7%的利润;
  此外,还有名目繁多的费用等着王东:如进场费,单店低的2万元,很多是6万元、8万元,高的达10万元,甚至20万元;选位费,好的位置要拍卖;节庆费,大卖场在新店开张、店庆等时,又要向每个厂家收几千元。
  而且,厂家还要拿出销售收入的2%~3%来打点从店长、柜长、财务、采购等大卖场内的各层关系;
  大卖场内每个柜台的设计成本,需1.5万~3万元,差的也要8000元。导购员也由厂家派驻,工资一个月就要2000~3000元。
  在王东看来,厂家即使把产品的价格提高50%,也没什么利润。更何况,这些大卖场实行“末位淘汰制”,同一品种的商品如果销售额连续一两个月排倒数一二名的,则被淘汰出局,找来其他品牌再来“盘剥”。
  但即便如此,王东还是不敢轻易把产品从大卖场中撤出来。大卖场目前已占到该公司销量中30%的份额,且这个比例正越来越高。而其他渠道的成本仅为大卖场的一半,约15%~20%。“进也不是,不进也不是。”王东说。
  深远顾问机构的首席顾问杜建君证实了王东的说法。杜建君表示,家电零售连锁大卖场目前在上海、深圳等重点城市家电销量中已经达到了70%~80%以上的份额,占据了主流位置。
  在王东看来,向大卖场的相关人员行贿是一个迫不得已的解决办法,“比如某项费用开价2万元,给当事人5000元,就会变成只收1万元”;此外就是增加大卖场未涉足地区的销量,降低销售成本;或者将大卖场的费用转嫁给代理商,由他们来承担。
  对王东来说,他还在继续等待,“至少还有五年痛苦期”,等到外资或本土更多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崛起,或者等到大卖场将更多的小制造商淘汰出局,才会有出头之日。
  和王东所在企业不同的是,广东一家音响企业已经不堪忍受“盘剥”,被迫逃离了大卖场。
  “什么进场费、装修费、柜台费、过节费、店庆费,数不胜数,我们就像砧板上的肉——任人宰割。”这家音响企业的老板说,该企业从去年到今年被迫从大卖场撤军,“现在全国各地大约只进了几十家店”。
  这位老板透露,大卖场单店,即使厂家一个月做不到3万元营业额,也得先按3万元扣20%,因此,如果一家大卖场一个月做不到几万元销售额,就只能亏本。“目前许多国内知名音响品牌在大卖场里的买卖也是亏的。”
  随着众多电器城在全国各地的不景气,除了大卖场,音响企业的其他渠道人气较差,所以,“进是找死,不进是等死”。这位老板只好将他的音响生意转到二、三级市场,而这些渠道的成本只需十多个百分点,“我们只有听天由命”。
  “渠道霸权”的争论由来已久。今年1月份就曾传出三星和国美因为进店费以及返利折扣问题而交恶,虽然后来双方均对此给予否认,但并非空穴来风的传闻也让业内公认的“规矩”开始明朗化。更早的去年,国美封杀空调巨头格力、志高空调与福州三联对簿公堂等一连串家电制造商和渠道商“交火”事件,也让业外人嗅出了一点味道。
  杜建君表示,与国外的家电零售连锁业相比,中国的厂商关系被明显扭曲了。大卖场一方面压低产品售价,另一方面又增加厂家费用负担。家电连锁的本质就是渠道扁平化,减少中间环节,但供应商却没得到真正的好处,反而令供应商的资金链绷得更紧,并令家电业的纯利润率直线下滑,目前家电业利润5%已经算高,低的只有3%甚至1%。
  杜建君呼吁,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市场,改善市场环境。其次,是加速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,这包括制造业和流通业的行业协会。第三,家电连锁商在竞争的同时,要重视商业道德、商业文化的建设,不能“做得太绝”。 
返回

上一篇:杜建君在科特勒论坛中,呼吁国内产品创新

下一篇:评:在客户永不满意的时代寻求《破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