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警惕“创新”?

日期:2019-06-23 标签:创新 来源:罗辑思维

华杉老师的《品牌营销30讲》课程里面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,做品牌,最忌讳的,就是动不动就想憋个大招,或者是搞个创意。相反,成功的品牌塑造,就是要重复重复再重复,不该创新的地方绝不创新。

这个主张,如果只从表面理解,似乎就是把消费者当成了背单词的孩子,你重复重复再重复,像念咒一样把一个概念打进他的大脑,让他永远忘不掉就行了。至于在过程中,重复是不是烦人,是不是让品牌显得不可爱,就不重要了。比如前些年中国电视上到处都是的“羊羊羊、恒源祥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大家很烦,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广告效果很好。

那华杉老师这套方法论里强调的“重复”是这个意思吗?也就是为了效果,可以不顾用户感受?不顾品牌的美誉度?当然不是这个意思。

要想理解华杉老师到底在说什么,我们先来问一个问题:为什么大家忍不住要去搞创新?

因为做品牌的时候,他们的思维模型是,所谓做品牌传播,就是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演戏。

只要你接受这个模型来思考,那当然了,你站在舞台上老是讲一句台词,或者是演同一出戏,观众就容易看烦了。所以,就要创新,动不动搞个新动作,吸引观众的眼球。

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,经常搞营销活动创新的人,他潜意识中的对手是谁啊?这还用问吗?当然就是同一个舞台上的其他演员啊。所谓人无我有、人有我全、人全我特,错位竞争,这就是搞营销创新的源动力。为的就是和其他演员、其他戏班子不一样。

你看,面对观众的表演这是一,和舞台上的其他演员竞争这是二。这是很多人做品牌运营时候的思维模型。

那我们就要追问了:做品牌是这样么?是面对一群同样的人表演吗?

冷静一想,不是啊。做品牌的时候面对的公众不是台下坐好了,不变的观众,公众是川流不息的。前面两天的节目,我们还讲到,品牌塑造,是一个超越企业个体生命的长时段过程。不仅不是对同一群人表演,甚至都不是对同一代人表演。那为什么要害怕重复呢?

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,最好的品牌例子,不就是路牌吗?这是一条什么街,名字最好是几百上千年不变,它才会成为一个大家依靠的符号。如果一个路牌天天搞创新,那还是路牌吗?

再接着追问:做品牌是和其他品牌竞争吗?

也不是啊。前两天我们讲到,做品牌是为了进入人类符号系统的主航道,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进入主航道的接入点,你就拼命凿开那个接入点就行了。所谓水滴石穿,靠的就是重复的力量。

而你天天想着和其他品牌竞争,而不断搞创新,本质上就是为了和不相干的人竞争,放弃自己的目标啊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,我们每个人在上中学的时候,都遇到过这样的同学。天天骗大家,我昨晚打游戏来着,看电视来着,我没复习哈。实际上呢?在家玩命学。这样的人之所以可笑,不是因为骗人,而是因为搞错了竞争对手。高考的竞争对手是全省这一届的学生,而不是同班同学。骗同班同学干啥呢?即使同班同学全部中了他的招,他也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。

经营品牌也是一样。你看到的是行业里多少家竞争对手,是同一个舞台上的演员。但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可能进入历史的。你跟他们叫什么劲儿呢?你的真正的对手,是时间,是在历史长河里和你争抢这个符号的其他存在。除了反复重复,用时间的力量放大自己的信号,没有别的途径。

说到这儿,你明白了,但凡是天天想着搞营销花样创新的人,原因都是两个。第一,以自我为中心,揣度他人;第二,眼光窄小,只看得见眼前的舞台和竞争对手。

那华杉老师的这套品牌方法论,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思维模型呢?

简单说,就是四个字,“品牌资产”。把品牌当做资产,甚至是企业唯一的资产来运营。

一个企业当然有很多种资产:货币、土地、厂房、产品、专利、人才、品牌。听起来品牌资产好像是最软的一种。但是在所有这些资产中,哪一样是可以长久存续的呢?只有品牌。品牌是企业唯一可以带进历史的资产。所以我们才说,从长时段来看,一家企业的所有行动,都是为了在为品牌这个资产账户存钱。

既然是存钱的账户,那创新就应该体现在怎么挣钱上,而不是怎么折腾账户上。

我们平时理财的时候,会开一个账户,往里存一笔钱,过一段时间,再开一个账户,再往里存一笔钱,老的那个账户,连账户带里面的资产都不要了吗?这不是傻吗?

但是在运营品牌的时候,还真有这么干的。有的企业,每年搞营销创新。今年赞助个马拉松,明年植入一个电影,花钱不少,哪个账户里的钱,也没存下,都扔了。

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?华杉老师的总结是三句话:药不能停,药不能换,药量不能减。比如投放广告,一旦决定在某个媒介上投放,比如机场大牌子,那就投放永远不能断,上去了你就别下来,因为你是在存钱,在储蓄品牌资产,就像买养老保险一样,不能中断。一中断,就相当于把里面存的钱全扔了。这个时候你就不能算,机场牌子带来的销量是多少。只能算这个账户里的帐。

我举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具体的例子。

有一年,有个朋友提了一个创意,说能不能每年创作一首主题歌,在跨年的时刻唱起来。可以找著名作曲家,当红歌手来唱,一旦红了,就能够提升跨年演讲的品牌。听起来不错的主意吧?

我当时就不同意。理由有两个。

第一,每年创作一首主题歌,这是品牌资产的耗散。虽然每年都创新了,也讨好了当场的观众,但是跨年演讲的符号系统就乱了。相当于把品牌资产存储在多个账户里面。

第二个理由是,既然是资产,我们就要对它的保值增值负责。如果某一年,一首歌真就红了,那第二年呢?谁能保证第二年的歌还能红呢?如果不红,那第二年就是下坡路,跨年演讲的品牌资产就贬值了。跨年演讲的主题明明是“时间的朋友”,价值应该随着时间持续增长,我凭什么要做一件必然会贬值的事呢?这个险不能冒。

当然,我们并不是排斥做一首主题歌。我们只是想做一首一旦用了,就永远不变的主题歌。一副药,要么不吃,吃了就药不能停,药不能换,药量不能减。所以我们平时经常和同事讲,我们提倡创新,但是我们要的是那种一旦开始就不改变的创新。

你看,春晚是不是就是这样?每年都换的歌,其实没有几个能留下来能成为品牌资产的。反倒是那首几十年从来不换的《难忘今宵》,成了春晚的标志性的歌,也就是它的品牌资产。

广告界有一段著名对话。

话说,有两个老哥们儿在生意上合作了五十年,一个是广告商,一个是花钱做广告的广告主。

有一天,这客户就问广告公司老板:“哥们,咱俩合作了五十年,也就是说,我付了你五十年钱。但是,刚才我回顾了一下,发现你除了第一年,第一次提案以外,后面四十九年没给我做任何新创意啊!你没干活还挣我钱?”

广告公司老板回答说:“谁说我没干活?对啊,我这后面四十九年,一直在全力阻止你做新创意啊。”

对,这样的广告公司才是合格的。他为你看守住那个账户,不许你换,让你把全部的创新能力都投入到,升级产品,升级技术,升级管理上面。这是在干啥?这是在为这个品牌资产账户挣钱、存钱。

返回

上一篇:习近平参观“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—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

下一篇:面对“二选一”困局,商家如何夹缝求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