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迷城

日期:2004-02-23 标签:创业迷城 来源:深远

 

    (编者按)正在给老板们干活的职业经理人正琢磨着出来开公司,开着公司的小老板们又思忖着回去给大公司打工。城里的人想冲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。并不是婚姻里的人才会这样想。

    有经理人曾算过一笔账,按年薪20万计,10年才200万。买一套称得上豪宅的房子至少要100万,再加上车子、子女教育、医疗等等花费,实在剩不了几个钱。于是,有人慨叹,打工永远成不了“皇帝”。

    也有创业者算过另一笔账,以前在公司里打工一年也能挣上三四十万,还不用担风险,现在自己开公司一年拼死拼活,比以前也好不到哪里,而心里的压力跟打工时真是没得比。于是,他们也在打退堂鼓,哪天还是回去做职业经理人吧!

    也许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两种生存状态,打工时最高兴的一天是发薪水的日子,当老板时最怕的一天还是发薪水的日子。

 

特邀嘉宾:  张建国  益华时代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杜建君  深远企业顾问机构董事长首席顾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 COSMA咖啡连锁执行总裁

(小标题)“穷爸爸”VS“富爸爸”

 

    在《富爸爸与穷爸爸》一书中,罗伯特将那些不断学习各种各样专业知识、获取越来越多学历,从而取得更高职位的聪明人称为“穷爸爸”,而让这群聪明人为自已服务的人被叫做“富爸爸”。罗伯特的“穷爸爸”建议他为企业而工作,他的“富爸爸”则建议他拥有自己的企业。

    这本书给传统的中国人洗了一下脑。对号入座,那位“穷爸爸”有点象我们身边的职业经理人,“富爸爸”则象常说的老板。

   “在中国正统的儒家观点里,‘学而优则仕’ 根深蒂固。古人是十年寒窗,一朝功名;现代人上大学、考研、出国,无非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,到名企、外企当白领直到金领。”杜建君认为。

   “王候将相,宁有种乎?中国就是太缺少这类创业者。”杜认为,从降低失业率,维护国家安定考虑,国家政策鼓励创业;而中国7%的经济增长率,又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大量创富机会。

    民富才能国强,失业率是任何政府都重视的问题。中国有13亿人口,解决失业问题尤其严峻。据统计,中国民营企业为国家创造了过半的就业机会,税收也达60%。从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可看出,国家非常鼓励法人实体的出现,而创业就是创立法人实体。

    从创业机会来说,宏观经济发展确保良好创业环境。国家经济处于高增长,高需求状态,这就意味着高机会。这种创业环境,不管昨天、今天还是明天都是客观存在的。”

    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。第二产业面临升级,但工业经济需要强大的资本力量,而第三产业,或称服务业,社会需求旺盛,比如会计师、律师、咨询师,在中国才刚刚起步,机会太多了。对曾经在大公司运作过的职业经理人来说,他们出来自己打造一个平台是可行的。

    但有人却说了,“中国不缺少企业家,不缺少想当老板的人,而是缺少愿意为老板诚心服务的有道德的职业经理人。”

    张建国认为,中国在实行市场经济时间短短几年里。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,人们对财富的追求,让整个社会的心态很浮躁。连医生、老师都急功近利,这已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。反映在经理人身上,就是人人想做老板。

   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成为比尔盖兹或杨致远,林珲表示,“风险投资催生了一批有智慧又敢于冒险的创业者。但同时,也激发了创业泡沫。”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拥有企业的“富爸爸”,“MBA课程里有一门《企业家精神》,企业家有两个表达法,一个是entrepreneur,en开头,意指天生的;另一个是in开头,意指可以培养的。因此,可以理解为职业经理人是可以培养的,而创业者是天生的。”

 

(小标题)革命 VS 招安

 

    在职场中,有人戏称职业经理人与创业者为“掌柜”与“东家”,“掌柜”为公司赚来大把把钞票,自己却只能“取一勺饮”;受了很多委屈,“东家”还不满意。不如“揭竿起义”闹革命,让自己当“王”。

    难道只有通过“革命”才能当“东家”吗?有没有温和的改良方法呢?张建国认为,职业经理人并非只有出来开公司才能做老板。

  “企业的第一个创办者是‘东家’,但职业经理人也可以是‘东家’。职业经理人,有职业经营者与职业管理者之分。职业管理者主要是管理企业的日常事务,而职业经营者则要关心企业的战略方向、长远发展,并且获取了企业的股份。因此,他们也在参与剩余价值的索取,从这个角度讲,他们也是‘东家’。他们与企业最初的创办者,已经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,而是双赢的关系。”张称之为“职业老板”。

    不过,遗憾的是,中国现阶段还没有真正的职业经理人。“所谓的经理人只是职业管理者而已”。

    张认为,中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和体制,很难培育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。对比犹太人与中国人的企业观,犹太人把企业看做赚钱的工具,他们把企业搞到最好时就卖掉。中国人把企业看得比生命还重,不管企业大到自己已没有能力管理了,还是企业频临破产了,他都决不会把它卖掉。中国人对企业的特殊感情,使他们把事业与企业搅到一起,即使中国这些企业创业者请来了所谓的CEO,他自己仍然要做董事长,CEO其实成了帮老板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管理者,而不是职业经营者。

    “职业经理人是要穷其一生去从事的”,杜建君也认为现阶段中国还没有职业经理人,只能称为“经理人”,“我不认为自己是职业经理人。职业经理人是一个人‘一生’对这一岗位的追求,那种今天做经理人,却想着明天当老板的人是不能称为职业经理人的。”杜认为,杰克·韦尔奇就是这样的“职业经理人”,因为他一生都在GE恪尽职守。中国古代的诸葛亮也可算职业经理人,对老板——平庸的刘阿斗,他完全可以取而代之,自立为王,但他却恪守为臣之道,全力辅佐刘阿斗。因此,诸葛亮是不折不扣的“职业经理人”。而陈胜、吴广,李自成、洪秀全等即使你“招安”,他也不甘屈人之下。

    另一方面,杜还认为,职业经理人是有价格的,可以买卖的,或称待价而沽。猎头公司的出现正在促进这一群体的出现。因此,老板要“招安”就要提供与职业经理人贡献相符的身价。”“中国并不缺少大批智慧而高尚的职业经理人,真正缺少的是激励这些经理人的机制。”林晖表示。

    就象北大光华教授张维迎所说,“要贿赂他(经理人),使他不离开我们,这也就是高科技、智能型企业里面的股权。产权的保护越困难,产权的分享越重要。我在农村的时候,我们家有一棵苹果树,苹果树离我们家比较远,离另一户人家比较近,我很难保护这株苹果树,所以我们家每年搞的苹果就会送给这家人两筐,这样他就不偷苹果了。我们的企业也是这样,当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时候,一定要送他两筐苹果。”

    “我们原来一些企业家不愿意分享产权,最后连苹果树都砍走了。”

    除了期权外,“做好经理人职业生涯规划也很重要”,张建国认为,经理人不是唯利是图的经济体,事业上的成就感往往会超越物质利益。“给经理人新的业务空间,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或管理事业部、子公司,给他们一种创业的感觉。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理人出走。”

  

(小标题)打工 VS 创业

 

    在家千日好,出门一日难。跨出创业的一步,是否我们真的就离天国更近了呢?

    “你到工商局就会发现,每天都有公司在注册,每天又都有公司在破产。”张建国认为,创业比打工的风险成本更高。

    “就象庙塌了,和尚还可以到别的庙里当和尚。方丈却不能再做方丈了,只能到别的庙里去做和尚。也就是说,公司垮了,老板做不成了,可能要背一屁股债,欠家人欠朋友一堆人情,而经理人站起来只要拍拍屁股还可以到别的公司做。”杜建君举例说。

    “这有点象把钱买股票或存银行的关系。”张建国认为,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。创业承受压力大,风险大,发展空间也大;做经理人承担风险和压力相对较小,发展空间也小。但不同的人情况也有不同,大公司的人出来创业,要舍弃许多东西。但如果你所在企业已经或正在衰退,做经理人的风险本来就很大。出来创业风险反而小了。

    创业的高风险要求创业者必须坚韧,“创业会让你分分种输得一干二净,你随时要做好头破血流的准备,重头来过。”林珲如是说。“怕失败,就不要出来创业。”

    从打工到创业,经理人还要学会换位思考。杜表示,打工时,经理人背靠大树,运筹万金,指挥千兵,呼风唤雨,可以做很大手笔的事。而创业就如同管家婆,老板、业务员兼于一身,买点小菜还要讨价还价。

    林珲也深有同感,创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但很可能因为没钱,想做却做不了。

    自己创业,虽然免去了看老板脸色的不快,但操心的事却更多了,张建国说,“做经理人的时候,很多事可以交给下属,自己只负责大方向的问题,但自己创业什么事都要操心,自己做。”

    打工时,一人吃饱,全家不饿。“做经理人时,你做不好,大不了给老板钞掉,但做企业,你失败了,可能会有10个家庭吃不了饭,背负的东西特别重。”林珲说,“有可能你手上有一笔钱的时候,你想的不是‘我能给员工发资了’,而是‘我该发给哪名员工’。”

    于是,走出城外的经理人不免慨叹,“创业两个字,好辛苦!”他们象飞倦的鸟又敛翅归巢。

   “这还是一个心态问题。”林珲说,“创业不要患得患失。有的人看见别人下海赚钱,就跟着出来创业;一旦遇到不顺心,又想打道回府。做什么事都要坚持,做了决定就不要轻易放弃。”

    尽管创业有那么多痛苦,但仍然有大大小小的经理人乐此不疲。创业这东西有苦也有乐,有时似乎是“越痛苦越快乐”。林珲说,“做职业经理人,你更多是适应这个企业,而创业是去实践你的梦想,是创造。现在我每天早出晚归,比以前要辛苦很多,收入也比以前少了1/3,但每天早晨上班时,我感到兴奋。这是以前没有的。”;

    “可以接触更多的企业,接受更新的挑战。”张建国说。

    “当员工说‘我是深远公司的’,而不是说‘我是跟杜建君干的’,我很高兴。”杜建君说。

 

    创业还是打工?做经理人还是当老板?这只是一个选择,没有对或错,也许诚如林珲所言,“都经历了,就是一种幸福。”

 

杜建君档案

年龄:6311

藉贯:河南洛阳

学历:新乡医学院医疗系本科、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生

原任:TCL电器销售公司副总裁兼TCL集团公关部部长;

      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总裁、《中国营销传播网》CEO

创办:深远企业顾问有限公司

        深远工业设计顾问有限公司

创办时间及方式:20012月,独资成立深远企业顾问有限公司

         20016月,成立深远工业设计顾问有限公司

20026月引入新加坡某著名工业设计公司进行合资,并进行工业设计服务业务的国际化合作

注册资金:100万元

创业动机:求变、求成

经理人生涯对创业的帮助:以前的实战经验及理论素养不仅对新兴行业,如IT,通讯、电子有着重要意义,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传统行业更有借鉴意义。对如何运作企业驾轻就熟,尤其在企业的营销战略、品牌战略及企业文化等变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研究。

对创业者的建议:创业模式很重要,有的人一辈子就开一个小商店,有的人却能做大型连锁卖场

 

 

返回

上一篇:TCL红中原(上、下)

下一篇:杜建君:要做新型市场营销